欢迎访问东莞市联昌实业有限公司网站!
服务热线0769-85389631/13902617019
30年专业印刷设备生产经验

一站式移印丝印设备解决方案服务商

搜索
4新闻中心
您的位置:首页  ->  新闻中心  -> 公司动态

全自动平面机操作中如何避免人为失误导致故障?

文章出处:公司动态 责任编辑:东莞市联昌实业有限公司 发表时间:2025-09-16
  ​在全自动平面机操作中,人为失误是导致设备故障、工件报废甚至安全事故的主要诱因之一。需通过 “标准化操作流程、前置检查机制、过程监控与培训” 三维度建立防护体系,从 “开机前、加工中、关机后” 全流程规避风险,具体方法如下:
全自动平面机
一、开机前:建立 “检查 - 确认” 机制,排除初始隐患
开机前的准备工作是避免人为失误的di一道防线,核心是 “不遗漏任何关键环节,不凭经验省略步骤”,需严格执行以下操作:
1. 设备状态检查:确认硬件无异常
核心部件可视化检查:
加工系统:检查上下磨盘 / 抛光盘是否有 “裂纹、划痕、变形”(如铸铁研磨盘边缘崩裂、聚氨酯抛光垫磨损不均),若有需更换(避免加工时划伤工件或导致精度偏差);清理加工盘表面残留的磨料、工件碎屑(用无尘布蘸清水擦拭,禁止用硬物刮擦)。
传动系统:检查导轨、丝杠是否有 “润滑油缺失、异物卡滞”(如导轨表面无油膜、丝杠内卡入金属屑),手动推动载具确认是否顺畅(无卡顿、异响);检查电机连接线、皮带是否松动(如伺服电机接线端子脱落、传动皮带打滑,会导致转速不稳定)。
辅助系统:确认磨料罐内 “研磨液 / 抛光液储量充足”(液位需高于最低刻度线,避免加工中缺料导致干磨);检查冷却系统(水箱水位、水泵运行状态),确保冷却液循环正常(无漏水、管路堵塞,防止加工时温度过高)。
安全防护检查:
防护罩需完全闭合(无破损、卡扣松动),急停按钮需 “凸起、无卡滞”(按下后能立即切断电源);检查安全光栅(若配备)是否灵敏(用手遮挡时设备能立即暂停),避免因防护失效导致人身伤害。
2. 工艺参数确认:匹配工件需求,不盲目调用
参数 “双重核对”:
根据当前加工工件的 “材质、尺寸、精度要求”,从 PLC 系统中调用对应的预设程序(如玻璃抛光对应 “压力 0.3kg/cm²、转速 300rpm、时间 5min”,金属研磨对应 “压力 1.5kg/cm²、转速 200rpm、时间 8min”);
手动核对 HMI 界面显示的 “加工压力、转速、时间、磨料流量” 等参数与工艺单是否一致(避免因调用错程序或参数被误改导致过加工 / 欠加工,如用金属研磨参数加工玻璃会导致玻璃崩边)。
治具与工件适配检查:
确认工件载具(石墨治具、树脂治具)的 “尺寸、材质” 与工件匹配(如薄型玻璃需用带吸盘的治具,避免机械夹紧压碎;金属工件需用耐磨治具,防止治具磨损导致定位偏差);
上料前检查工件外观(无变形、表面无油污),并按 “定位标记” 放置(如治具上的刻线与工件边缘对齐,避免工件偏心导致加工不均)。
3. 空载试运行:验证设备运行稳定性
开机后先进行 “空载运行 1-2 分钟”(不放置工件),观察:
加工盘旋转是否平稳(无晃动、异响,转速与设定值偏差≤±1rpm);
载具公转 / 自转是否同步(无卡顿、错位,避免工件在加工中偏移);
磨料喷淋是否均匀(喷淋嘴无堵塞,磨料能覆盖加工盘整个工作面,避免局部干磨);
若出现异常(如转速波动、磨料断供),需停机排查原因(如电机故障、管路堵塞),禁止带故障启动加工。
二、加工中:强化 “监控 - 响应” 意识,避免过程失误
加工过程中需保持专注,实时关注设备状态与工件变化,避免因 “分心、违规操作” 导致故障,核心要点如下:
1. 实时监控关键指标,不脱离操作岗位
参数与状态监控:
每隔 5-10 分钟查看 HMI 界面的 “加工温度、压力、时间” 等数据(如加工金属时温度超过 60℃需暂停,防止工件变形;压力骤降可能是吸盘漏气,需立即检查);
观察加工区域是否有 “异常现象”(如磨料飞溅过多、冷却液变色(正常为透明 / 浅色,变浑浊可能是工件碎屑过多)、工件偏移),禁止长时间离开操作岗位(避免因未及时发现异常导致批量工件报废)。
首件检验机制:
加工完第一个工件后,立即停机进行 “首件检验”(用千分尺测厚度、平面度仪测平面度、粗糙度仪测表面光洁度),确认合格后再批量加工(避免因设备隐性问题(如加工盘轻微变形)导致后续批量不良,如首件平面度超差需重新修正加工盘)。
2. 严格遵守操作规范,不违规操作
禁止 “加工中打开防护罩”(避免磨料飞溅伤人,或因气流变化导致工件偏移);
禁止 “用手触摸加工盘或工件”(加工盘高速旋转易造成划伤,工件加工中温度高易烫伤);
禁止 “在设备运行时调整参数或更换治具”(需先停机,避免参数突变导致设备过载,如加工中突然增大压力会损坏加工盘);
若出现 “急停报警”(如过载、缺料),需先查明原因(如查看故障代码提示:E01 为电机过载,E02 为磨料不足),排除故障后再复位开机(禁止强行复位,避免掩盖深层问题)。
3. 批量加工中的细节把控,不简化步骤
每加工 10-20 件工件后,停机清理 “加工盘与载具上的残留碎屑”(用压缩空气吹净,避免碎屑堆积导致工件划伤);
更换工件时需 “轻拿轻放”(避免工件碰撞治具导致定位偏差,或工件掉落损坏),并重新确认定位(如用卡尺测量工件与治具边缘的距离,确保与首件一致);
若需临时暂停加工(如中途换班),需先完成当前工件加工,再停机(避免工件停留在加工盘中,长时间受压导致变形),并记录当前加工进度与参数(方便后续继续加工)。
三、关机后:做好 “清洁 - 记录” 工作,避免遗留隐患
关机后的操作虽不直接影响加工,但能减少设备损耗、为下次开机做好准备,避免因 “清洁不到位、记录缺失” 导致后续故障:
1. 设备清洁:不残留废料与磨料
加工系统清洁:
关闭磨料供给系统,用清水冲洗加工盘、载具、喷淋嘴(去除残留磨料,避免磨料干结在加工盘表面,下次加工时划伤工件);若加工的是金属工件,需用防锈剂擦拭加工盘与载具(防止生锈)。
清理设备周边地面(扫净散落的磨料、工件碎屑,避免人员滑倒或碎屑被带入设备内部)。
辅助系统清洁:
检查磨料罐与冷却水箱,若磨料变质(如出现异味、沉淀)或冷却液浑浊,需更换新的磨料 / 冷却液(避免变质液体腐蚀设备管路);
清洁 HMI 触摸屏与设备外壳(用无尘布擦拭,避免油污影响操作或进入设备内部)。
2. 参数与状态记录:不遗漏关键信息
填写 “设备运行记录表”,记录:
加工工件的 “型号、数量、合格数、不良数”(便于追溯批量不良的原因);
设备运行中出现的 “异常情况(如报警代码、处理方式)”(如 E03 报警,原因是吸盘漏气,已更换密封圈);
消耗品(磨料、冷却液)的 “补充量”(便于后续采购备货,避免缺料停机)。
关闭设备总电源、气源(如空压机),并断开磨料罐与设备的连接(避免管路长期受压导致泄漏)。
3. 交接班沟通:不隐瞒潜在问题
交接班时需 “当面交接设备状态”,重点说明:
加工中出现的 “异常情况及处理结果”(如上午出现压力波动,已排查为管路堵塞,已清理);
未完成的加工任务(如剩余工件数量、当前加工参数);
需注意的事项(如某台载具定位偏差,需重点检查);
避免因交接不清导致后续操作人员误判设备状态,引发故障。
四、长期预防:通过 “培训 - 考核” 提升操作能力
人为失误的根本解决需依赖操作人员的专业能力,需建立长期培训与考核机制:
1. 系统培训:覆盖 “理论 + 实操”
新员工需接受 “设备原理、安全规范、操作流程” 的理论培训(如学习加工盘精度对工件的影响、急停按钮的使用场景);
实操培训需由老员工带教,从 “开机检查、参数设置、首件检验、关机清洁” 全流程演示,新员工需独立完成 3-5 批工件加工且合格率≥99%,方可独立操作。
2. 定期考核:强化规范意识
每月进行 “操作规范考核”(如模拟参数错误、设备报警场景,考核员工的处理速度与正确性);
对出现过失误的操作人员(如因参数核对不仔细导致不良品),进行 “针对性复训”(重点强化参数核对、首件检验步骤),避免同类失误重复发生。
3. 经验总结:共享避错技巧
定期组织 “操作经验交流会”,让操作人员分享 “避错技巧”(如如何快速识别参数错误、如何判断磨料是否堵塞);
建立 “故障案例库”(记录失误原因、处理方式、预防措施),如 “2025 年 X 月因治具磨损导致工件定位偏差,预防措施:每周检查治具厚度,磨损超 0.01mm 立即更换”,便于操作人员学习参考。

联系方式

  • 电 话:0769-85389631
  • 联系人:13902617019/梁先生
  • 传 真:0769-81015336
  • 邮 箱:dglc@vip.163.com
  • 地 址:东莞市东坑镇平谦工业区亭岗岭旁

扫一扫关注我们

微信咨询

手机二维码

COPYRIGHT © 东莞市联昌实业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【BMAP】 【GMAP】【粤ICP备08123106号百度统计 访问量:
技术支持:【东莞网站建设】 【后台管理】

电话

业务咨询(梁先生)

13902617019

手机站

加微信好友

进入手机站

邮箱

电子邮箱

dglc@vip.163.com

咨询 咨询